校园动态

法学院师生赴禹会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民法典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9浏览次数:10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五周年之际,法学院师生前往禹会区人民检察院开展“‘典’亮生活 守护美好”主题检察开放日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影视学习、案例研讨等多元形式,深入了解民法典在检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实地参观:“零距离”感知检察工作运行

师生们先后参观12309检察服务中心、检察听证室、宣告室等办案场所。检察官通过展示信访受理、案件流转流程,详细介绍“一站式”便民服务机制,使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民事监督工作的高效与规范。在检察听证室,同学们从检察机关以公开听证化解矛盾纠纷的实践案例中,深刻认识到民法典精神与“枫桥经验” 在检察环节的融合落地。

影视学习:沉浸式体会检察法治理念

活动中,师生们观看了三部禹会区检察院创作的法治影片。其中,微电影《第一张罚单》对行刑反向衔接的法治监督意义进行生动诠释。通过影视作品将抽象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故事,让民法典知识更易理解。观影过程中,检察官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进一步加深大家对司法工作的认知,传递司法温度。

案例研讨:全方位学习民法典实践

在民法典案例宣讲与交流环节,检察官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深入剖析民法典在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中的具体运用。禹会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朱渝以非法捕捞案件为例,解读行刑正向衔接和反向衔接工作机制,通过以案释法展现检察职能与法治精神。同学们也积极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问,得到检察官细致解答。

跨界联动:拓展法治思维新视野

结束检察院参观后,师生们在检察官带领下走进蚌埠创新馆。馆内前沿科技展品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视野、激发创新意识,更引导大家思考科技创新与法律实践的结合点,为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此次活动为法学院师生搭建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平台,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民法典和检察工作的理解。法学院将进一步推进校检合作系统化发展,助力法学学子提升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撰稿/摄影:法学院 韩雪;审核:法学院 高毅 舒立)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