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管工类第二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2023年,党支部成功入选安徽省第二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在各级党委的悉心指导下,严格对标“七个有力”建设标准,探索形成特色鲜明的“党建+”育人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赋能增效。党支部凭借扎实的建设成效,连续两年获评安徽财经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被评定为学校“三星级党支部”。
“党建+思想引领” 扎实推进学习教育实效
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学习教育,坚持创新形式、学用结合,切实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近年来,支部扎实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累计组织支部书记讲党课12次,邀请学院领导班子深入支部开展多元化党性教育,联动校内外专家学者、优秀校友打造特色育人课堂。创新“三会一课”形式,组织党员赴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桐城市六尺巷等地开展移动课堂,深化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搭建“先进典型引路”平台,开展优秀党员讲党课、优秀学子传经验、先进事迹宣讲、党员谈体会等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红歌合唱比赛、健步走等特色活动,丰富学习载体。
党支部聚焦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重点,贴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将网络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党员教育专题网站、校院两级易班、“管工青年先锋”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构建全方位网络育人阵地。依托易班平台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吸引540余名学生参与;2023年以来,微信公众号开设“每周一学”“一站式学生社区”等特色专栏,累计推送理论文章240余篇,总阅读量超1.65万人次。同时,组织学生集中收看《榜样8》专题节目、线上微党课等优质内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全方位、多角度进课堂、进宿舍、进网络,切实发挥网络平台的思想引领和育人实效。
“党建+志愿服务” 持续强化党员身份认同
党支部自2018年起实施“学生党员领航工程”,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党员宿舍挂牌”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教育、学风建设、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强化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引领带动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构建学生党员发挥先锋作用的长效机制。
以“一支部一特色”活动为抓手,党支部倾力打造“管工青年先锋”党建品牌。2023年以来,5名学生党员参与“领航工程”,2名学生党员加入党员先锋队;创新开展“一带一帮”学业帮扶活动,累计指导低年级同学350人次;组织入党流程宣讲、就业升学交流分享、党的理论政策解读等活动40余场;开展志愿服务710余次,人均志愿服务时长110+小时,320人次获校院级表彰。2024年1月,人民网以《安徽财经大学管工学院学生管工类第二党支部:持续推进“三全育人”培育时代新人》为题,专题报道支部志愿服务经验做法与显著成效。
“党建+人才培养” 着力营造争先创优氛围
党支部与学校党委宣传部党支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师党支部建立共建机制,积极推动学生党员融入教师教学科研团队,以党建引领促进协同育人,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的共建目标,持续营造“三全育人”浓厚氛围。党支部联学共建的特色做法,多次获人民网、中安教育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党支部着力强化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升学就业、专业学习、学科竞赛等方面形成比学赶超良好风气。2023年以来,毕业生党员升学深造24人,平均升学深造率达35.8%,就业率保持100%;2名学生党员荣获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分别进入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继续深造;学生党员斩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16项,省级42项,发表论文20篇,3人次获国家奖学金,9人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0人荣获“安徽省优秀毕业生”称号,充分彰显了党员群体的示范带动成效。
展望未来,管工学院学生管工类第二党支部将继续巩固建设成效,系统总结凝练典型案例和特色经验,充分发挥“第二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深化“党建+”育人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专业学习、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特色化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坚强组织根基。
(文:吴淦;审核:樊元华 周杨波 王秋祎;编辑:邱雨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