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职工
考生
校友
访客
书记校长信箱
图书资源
智慧校园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校区分布
校园风光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党政部门及工团组织
教学及教辅机构
研究机构
后勤(医疗)服务机构
合肥高等研究院
其他机构
教育教学
研究生教育
本科生教育
继续教育
招生就业
研究生招生
本科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毕业生就业服务网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社会服务
学术期刊
合作交流
留学安财
海外学习
教师交流
港澳台事务
公共服务
智慧校园
安财校历
电子资源
网络服务
网络服务
建站服务
一卡通
域名服务
电子邮件
安全卫士
vpn专网
认证计费
校园云盘
微软正版化
教育技术服务
综合服务
AI导航
电话黄页
档案信息网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社会服务
学术期刊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2025.10.30
学校召开2026年度国家两类基金申报动员会
10月27日下午,学校2026年度国家两类基金申报动员会在龙湖东校区求真楼二楼报告厅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兵出席会议,各学院(部)、校直属研究机构院长(主任)、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副主任)、科研秘书参加会议。会议由王兵主持。王兵指出,国家两类基金的立项数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治校成效、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各单位要强化有组织科研,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加强青年科研人员培养,激活科研创新动能。针对学校2026年度国家两类基金申报组织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精心组织,扎实推动。要早谋划、早启动、早布置,制定工作方案,盯准人,发准力,做好“老将”与“新兵”的梳理与动员工作,稳定“老将”申报规模...
2025.10.30
学校召开学术诚信建设与科研经费使用专题培训会
10月27日下午,学校学术诚信建设与科研经费使用专题培训会在龙湖东校区求真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兵出席并主持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部)、校直属研究机构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副主任),2025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负责人参加会议。王兵指出,科研诚信是科研人员必须坚守的底线,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他强调,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学术诚信建设与科研经费管理责任意识;二要强化责任落实,各部门要加强对科研工作的指导与监督,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三要加强科研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学术规范和科研经费合法合规使用意识,为学校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会上,审计处、财务...
2025.10.29
《光明日报》刊发朱红军理论文章
文化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习近平同志曾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指出,“任何经济又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极高的组织效能”“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基础上,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要求“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重要论述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真理光芒,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激发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凸显经济发展的文化基因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
2025.10.27
储德银出席第五届全国财经类院校MPA教育联盟大会并作主旨报告
10月25日,由全国财经类院校MPA教育联盟主办、天津财经大学承办的第五届全国财经类院校MPA教育联盟大会暨“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治理创新与MPA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30余所财经类高校的80余位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和教师代表参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储德银应邀出席大会并作主旨报告。本次大会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治理创新与MPA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有主旨演讲和分论坛研讨两个环节。会议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公共治理体系的创新方向及财经类院校MPA教育的建设路径。在主旨报告环节,储德银作了题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理论逻辑与新变化》的学术报告。报告从宏观经济治理实践的四个阶段出发,系统阐述了宏观经...
2025.10.25
孙小龙带队走访四川校友会并开展访企拓岗深化校企合作
为进一步加强校友联络、拓展就业渠道、深化校企协同育人,10月22日至23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小龙带队赴四川成都,开展校友走访与访企拓岗专项活动,为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校友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多方力量。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走访。孙小龙一行先后赴世界500强企业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国泰海通证券四川分公司、四川沃佑达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四川经济日报社开展访企拓岗。在各企业考察过程中,孙小龙向企业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学校的学科布局、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展示了学校在适配企业需求的相关领域的教学成果与科研优势。同时,双方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核心业务布局展开深入交流,孙小龙详细询问了企业当前的人才招聘标准...
2025.10.21
我校举办徽派美学家与中国现当代美学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第三届联席会议
10月18日,学校举办徽派美学家与中国现当代美学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第三届联席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兵,全国美学联席会议主席、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祁志祥教授,安徽省美学学会会长、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宛小平,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忠伟,复旦大学出版社总编王卫东,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任卢春红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艺术学院院长许心宏主持。王兵首先代表学校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参会人员表示了真诚的谢意。他在致辞中围绕“学科引领、人才强校、育人为本、科研兴校、开放办学”五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
2025.10.20
邵琳一行来校调研皖台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工作
10月17日下午,省台办副主任邵琳、省委统战部港澳台工作处处长罗敏、省台办综合调研处副处长殷心来到学校皖台融合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有关工作。校党委副书记武刚出席会议,党委统战部、国际交流中心、皖台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和研究成员参加会议。校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李超主持会议。邵琳在讲话中指出,安徽财经大学党委高度重视皖台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中心成立以来,认真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学术人才和智力优势,主动开展理论研究、决策咨询、课题调研等服务,积极为皖台融合发展出谋划策,为对台交流合作注入动能。她希望皖台融合发展研究中心要进一步集中智库力量,创新活动形式,加强学术交流,深化理论研...
2025.10.20
朱红军应邀出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建校65周年纪念大会暨全球经贸创新发展论坛
10月18日上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建校65周年大会暨全球经贸创新发展论坛在长宁校区举行。我校党委书记、校长朱红军应邀出席,并在校长圆桌论坛作题为《践行铸魂育人使命——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报告。朱红军首先介绍了我校办学定位与发展历程,随后从构建协同机制,培育特色品牌;聚焦安徽文化,打造示范金课;深耕理论研究,形成智库成果等三个方面分享我校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取得的宝贵经验。近年来,学校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安徽方案”,牵头制定全省制度文件,成立教师研学基地,共建共享数字化资源库,优化数字思政资源供给。相关成果获新华网、人民网、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50余次。此...
2025.10.20
储德银应邀出席财经高校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二届数智新财经高校联盟大会
10月18日,以“数智时代财经高校协同发展与共同体建设”为主题的财经高校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二届数智新财经高校联盟大会在济南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储德银应邀出席,并在圆桌论坛二“创新数智化财经人才培养模式”作专题发言。储德银介绍了安徽财经大学新经管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与实践。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动呼应“新文科”建设,率先提出建设“安财新经管”。为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趋势,进一步推深做实“安财新经管”,提出“走出去”战略,依托合肥高等研究院项目建设,深化数智时代地方财经高校新型经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适应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高素质创新...
2025.10.14
《经济日报》刊发我校合作经济研究成果
10月13日,《经济日报》刊发了我校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院长秦立建教授的理论文章《发挥合作经济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这一文章的发表恰逢联合国宣布的“2025国际合作社年”,在此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合作社实践者与理论研究者正积极探索合作经济的新模式与新路径。该文章的发表及时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彰显了我校在合作经济领域研究的学术底蕴与影响力。这也是本年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突破之后的又一重要科研成果。多年来,在校领导的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下,我校坚定发展合作经济学科,传承和发扬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和行业优势,打造成为全国唯一的合作经济“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于一体的高端人才...
2025.10.11
陈旭教授在《经济研究》发表理论文章
近日,我校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陈旭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在《经济研究》2025年第6期发表题为《城市网络嵌入、信息可得性与企业创新边界》的理论文章。空间集聚在过去较长时期内被认为是推动本地企业开展创新的关键条件。然而,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加速构建的时代背景下,城市间的功能联系与经济互动不断增强,这使得企业的创新动能不再局限于城市内部的集聚经济,而是愈发依赖于其所处的城市网络产生的空间外部性。鉴于此,该研究成果突破传统集聚经济视角,引入“流动空间”理论,运用多维流数据构建城市网络地位指标,继而基于微观专利数据和供应链数据等探索城市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边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网络嵌入显著促进了企业...
2025.10.09
这项智库成果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近日,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田秀华副教授撰写的专题研究报告《创新安徽产业协同模式,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获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当前,安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奋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省委、省政府将推动优势产业“抱团出海”、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置于战略高度。田秀华副教授的应时之作,精准切中了这一重大发展议题。文章深刻指出,安徽省已聚力打造出以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新型储能、智能家电为代表的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了协同共进的产业矩阵,为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文章也敏锐地剖析了产业协同出海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前瞻性地提出了构建安徽优势产业“三位一体”协同出...
2025.09.29
我校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A类)资助
近日,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关于下达2025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划(第一批次)》(皖科基秘〔2025〕288号)的通知,我校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崔连标教授获青年项目(A类)(原杰青项目)资助。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A类)(原杰青项目)是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厅设立的人才计划项目。该基金旨在培养我省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且有望获得国家级科技人才计划或科技重大项目资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高水平研究,培养一批进入国家和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撰稿:科研处 涂多扬;审核:科研处 梁中)
2025.09.25
工业文化与旅游研究中心揭牌
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安徽财经大学合作共建“工业文化与旅游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我校龙湖东校区求真楼一楼会议室举行。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校党委书记、校长朱红军,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小龙以及双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朱红军对孙星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学校地处皖北中心城市蚌埠,老工业基地底蕴深厚,安徽省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合作共建“工业文化与旅游研究中心”,是学校主动对接制造强国、文化强国、旅游强国战略的务实举措,也是我校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与地方工业文化资源深度融合的全新起点。他希望双方积极探索合作新路径,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发...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65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19
跳转到